要说现在国内最惨的大学专业,土木工程绝对能排到前3,近几年,土木工程专业在多所知名大学的录取分持续下跌,最明显的不过于,同济的土木工程专业大跳水外盘期货杠杆,河南4万多名的考生就有望被录取了,往年要排进前2000名才有希望;东南大学的王牌专业建筑系一度招不满人;而清华则从2020年起直接把土木类放进了提前批次招生,这样就不影响清华的招生分数线了...
对于现在的土木工程,可以说毕业即失业都还算是理想的状态,有的甚至还没毕业专业就先没了。很多大学里的土木系学生自嘲,自己很可能就是关门弟子。
今年,四川大学就有上百名土建学生转专业,知名的985院校山东大学正计划直接取消土木工程课程。
还记得几年前国内建筑老八校的门口,还挤满了各省的高考状元,如今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开始用脚投票,拼命逃离土木工程。逃离的原因也很简单,工作苦、工资低、晋升难、责任大,晴天拼命干、夜里挑灯干,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996放在别的行业叫剥削,但对土木人来说,简直就是福报,所以土木的就业满意度毫无疑问常居360行的倒数水平。
比如工作时长,不少中国设计院的现状还是这样的:“10点以前下班算早的,有人为了一个项目,连续三个月凌晨三点下班,累到吐血。”
曾有某500强设计院因为项目紧急,要求员工不到凌晨2点不能下班,否则按旷工处理。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
这要放以前,房地产基建最鼎盛的时候还好,尤其是从2006年到2015年,当时基建狂魔的狂飙突击,拉动了基建热地产热,不管是住房、铁路、公路,全部都是火热朝天,这也是土木工程最辉煌的十年。
那段如火如荼的基建时期,不仅见证着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也孕育出了鼎盛辉煌的土木专业,跟风开设土木专业的院校从 2008 年的 392 所,迅速攀升至 2022 年的 572 所 。
风口上的土木,一时状元云集,“钱”景光明,只不过好景不长。
“要致富,先修路”下的大兴土木,让全国城镇化率从 2000 年的 36.09% 一跃到了 2020 年的 63.89%。伴随着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地产风雨飘摇,一路爬升的城镇化率背后,是走向下坡路的土木行业。
土木曾经的爆火,如同海市蜃楼,但供不应求下的扩招,却真实埋下了严重的供需失衡,“土木大逃离”的出现避无可避。
麦可思发布的《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从 2019 届到 2023 届,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低,且五年来这一比例的降幅是 46 个职业类别里的第一名。
随着大基建和城镇化建设进行到尾声,土建的引擎也跟着熄火了。如今,最后一批上车的土木系学生不但吃不到任何时代红利,反而成为了最后买单的人。
但如果说,土木工程的没落是受到了行业周期的影响,属于天灾,那么现在还有一个出乎意料天坑专业,完全就是人祸,这个就是离年薪百万最近的专业——人工智能专业。
自从AI火了之后,人工智能就成为了高校的新宠,截止到去年,全国一共有532所普通高校开设的这个专业,占到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40%。在就业市场里,二季度企业招聘薪酬的TOP20里,有一半都是跟计算机打交道,而人工智能工程师又是这里面的顶流。
但由于这个行业对人才的学历专业程度要求非常高,而企业想招的人既得学历出众,还得技术过硬,所以企业就算真心想要招兵买马需要的也是上等马。
但问题是,很多大学生只看到了薪酬高和机会多,并没有考虑学程本身的难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错位的三个主要问题就是:缺实践、教学内容过时与教学方式固化 。
像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史、机器学习原理这样的理论课程,教师可以很快上手教课,但是,让不熟悉 AI 实操的老师们指导一个应用落地,大家就犯怵了。最后学生被老师“半散养”——杂活是要做的,但指导和资源是没有的:
问导师问题只会告诉我“多看看文献,自己看着办”,从不正面回复我的题目是否可行,还夹杂着点 PUA 的话。
双非资源一般,而整个实验室只有两张 3090 显卡,你觉得够一组人做计算机视觉吗?
结果往往是,老师上课对着前三排的空气大谈空中楼阁,后排的学生则低头在微信群里蛐蛐“老师讲得像唐僧念紧箍咒,听得脑子都要爆炸”。
很多学生辛苦四年,临到毕业都只能摸到人工智能行业的冰山一角,遥望自己与理想薪资的距离。
进校前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考了一个天选专业,毕业后才知道原来是天坑。
还有一些学校更奇葩,现在看到年轻人对考公的热情不断增大,为了迎合这种需求,竟然开设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公务员微专业,课程内容就是备考公务员,截止到现在,已经有31所高校开设了这种微专业,其中光2024年就有20所。其中不乏有一些 211 院校,2023 年西南大学就曾因开设“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被网友调侃:
走考公培训机构的路,让机构无路可走,对了,包分配吗?
包不包分配不知道,但翻看各高校的培养方案,我们发现申论公文写作、结构化面试等直接服务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赫然出现在公务员微专业的必修课程里,难免让人觉得是在跟考公培训班抢饭碗。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只是不知道这种批量化生产的结果会不会也把铁饭碗砸出一个坑外盘期货杠杆。